成都人突鸡检查!你家厕所里是不是养了只鸡?? 原创 黄一白 试物所
别坏笑!
我指的是家禽——鸡
有句俗话说“无鸡不成宴”
我国作为最早驯养鸡的国家
在经过四千年的吃鸡训练后
现在各个省份的人民已经把鸡的吃法
研发出了上百种样式
鸡
是吃货们公认的好吃、做法多样,
营养高的家禽王者
是行走的“人参”
更是宴席餐桌上最隆重的嘉宾
但在现代年轻人的父母眼中
超市速冻区的生鸡肉都很拉垮
“饲料鸡肯定没有
农村吃粮食长大的鸡
营养价值高!”
城里一鸡难求
于是逢年过节
手握农村养鸡户资源的长辈
会搜罗最纯正的散养鸡
直接活鸡拎进门,吓到家人
很多人曾经甚至现在
都有过一段与鸡同住的
人生经历!
你是不是,也曾与鸡共处一室?
拎回来的鸡一般都是先判缓刑
在人类的家里会被圈养几天
现吃现杀
才是讲究吃法
这些朴实的散户
获得几天临时居住权后
它们的住宿条件往往是这样的
住在人类的厕所里
双脚被捆住,双眼麻木
▼
住在人类的淋浴房
在家里最干净的地方获得一席之地
▼
住在人类的阳台,镇守边疆
▼
有的心灵手巧的食客
会允许它在家里小范围活动
以方便它强身健体,保持肉质紧实
甚至会为这个行走的贡品
编织了一个现代化尿不湿
▼
还有拥有“华农兄弟同款梦”的手工人
会给它们打造最接近
现代化养殖的住宿条件
吃住都有妥当的安排
让它们度过一段最无忧无虑的时光
▼
不征集不知道
原来有这么多外表精致的都市家庭
家里都待过一只格格不入的鸡!
豢养在卫生间的鸡
身世都比较离奇
根据试物所大数据调查
与鸡同住情况的发生
一般是实属无奈,大家被迫养鸡
@早点睡
▼
上个月我爸来成都看我
见我身体比较消瘦
非要从老家带来两只鸡
让我每周炖来吃一只
两只鸡就被养在厕所
我当了好几天饲养员
@kki
上个月家里养了一只老母鸡
十五斤
是我儿子在集市上花钱套圈套到的
获了奖但成都三环内不准活禽宰杀
咱有啥办法?!
只有拿回家先养着
在厕所养了五天后,炖之
@枕草子
▼
年初坐月子时
我家陆陆续续收到过十几只鸡
那段时间家里基本上是冰箱一只
厕所养两只
阳台—冰箱—高压锅
反复如此,这条路线
形成了逻鸡闭环
@77
▼
海南人过年必送鸡!
必须送活鸡才有诚意
住楼房又怎样?
只要有地板,过年初一到十五
鸡的占地面积比人还大
鸡来鸡去
是家庭生活质量改善的必经过程
总之,只要没下锅
那几天它们就是家庭成员之一
买鸡到吃鸡之间这段过渡期
是很多人的黑暗记忆
回忆起家中有鸡的岁月
很多人的五官都有了感觉
@吖溜还记得
过年与鸡共享房子的那几天
自己每天早上是被
厕所公鸡的打鸣声吵醒
“最可怕的是那几天,它一起头叫,
惹得周围几家的鸡
也此起彼伏一起叫,
想睡懒觉是不可能的。”
失眠了多天的@夹心饼
嘴角颤抖地告诉我:
“已经一星期了,
我上厕所都是心惊胆战的,
蹲下后我与它面面相觑,
它一动弹我差点提裤子跑路。”
当待宰的鸡被散养在阳台
会让人直接失去晾晒衣服的勇气
@歪歪说:
“想去阳台,还得先过它那一关”
已经持续五天
她都是穿着筒靴去阳台取裤子
还有一类家里没有独立淋浴房的年轻人
他们的经历似乎更值得同情
洗澡要完成
“先把鸡逮出来,洗完再把它放进去”
的大冒险游戏
“太吓人了,它会扑腾,
抓不住会满屋子飞。”
在家里养过鸡的朋友
讲到此处,都还能回忆起那一股
让人有想干呕冲动的味道
哪怕这些孩子进门只敢捂着鼻子
上厕所战战兢兢
再三央求过父母:
“快点把它处理了嘛”
坚信现吃现杀才营养的家长
还是会立场鲜明地表示:
“你再忍几天,
过两天我们杀来炖汤喝。”
吃or不吃?这是个问题
被迫养鸡是大多数家庭
讲究烹饪质量的生活小插曲
但不是每一只在人类家里
暂住过的鸡都会走向下锅的结局
粉丝@柯涛投稿说:
“去年我妈在市场上买了一只母鸡
第二天准备宰它时,
发现它在纸盒里生了一个蛋!
我们一家人感动到不行,
觉得它很聪明,求生欲很强,
于是当作宠物养到了现在。”
同样养鸡没有回报的还有粉丝@7
想起半个月前厨房里的一幕
还是心有余悸:
“我妈在厨房处理鸡,
让我拿碗去接血,结果一刀下去
鸡流着血奋力扑腾,
浴室满墙满地,血洒现场,
这么一折腾我根本吃不下去了。”
还有一些年轻朋友养鸡没有吃到鸡
不是信了佛,而是在养鸡经历中
他们懂了一些知识:
鸡,是会飞的
没绑好腿,没套紧袋子
都会造成鸡财两空的结局
楼层再高,没被驯服的鸡也敢往下跳
进而飞入寻常百姓家
烦躁归烦躁
嫌弃归嫌弃
那一段段家里有鸡的日子
让很多年轻人至今回忆起
脸上都有痛苦面具
直到某天回家
你吃午饭时发现饭桌上多了
一锅鲜浓的鸡汤时
你会与妈妈心照不宣,同时沉默
你悟了
你与那只鸡,已经缘尽于此
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聊聊
你家厕所养过鸡吗?
/本文作者 黄一白/
国家知名电影观众
『所长私人微信trythings2
咯咯咯嘎有咯咯咯嘎的咯咯』
原标题:《成都人突鸡检查!你家厕所里是不是养了只鸡??》